老年女性復發(fā)性尿路感染中醫(yī)藥研究近況

來源:百濟藥房藥訊   2016-04-29
尿路感染是指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統(tǒng)生長繁殖所致的尿路急、慢性炎癥反應。由于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點,細菌容易侵入;同時婦科疾患、妊娠期、產(chǎn)后及性生活時的性激素變化等均易引發(fā)尿路感染1] .隨著年齡的增加,尿路感染的發(fā)病率呈上升趨勢,流行病學研究證實,65~70歲的婦女菌尿的發(fā)生率是15%~20%,而80歲以上的婦女發(fā)生率為20%~50%[2] .大約有25%的急性膀胱炎可發(fā)展為復發(fā)性尿路感染,其中1.3在3個月內(nèi)有復發(fā)或再感染,75%~80%在第1次感染2年內(nèi)有復發(fā)[3] .現(xiàn)將近幾年在本病方面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。

  1 病因病機

  本病屬中醫(yī)“淋證”范疇。淋證是因腎、膀胱氣化失司,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頻急,淋瀝不盡,尿道澀痛,小腹拘急,痛引腰腹為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的一類病證[4] .病因病機為濕熱蘊結(jié)下焦,膀胱氣化不利,或病久脾腎兩虛,膀胱氣化無權所致,其病位在腎與膀胱。辨證應首先辨明其類別,再辨證候之虛實。一般而論,初起和急性發(fā)作期多屬膀胱濕熱實證;病久正氣虛弱,邪氣濕熱未盡,多為正虛邪戀的虛實夾雜證[5] .女性年屆七七,腎氣漸衰,天癸將竭,沖任虧損,精氣不足,人體調(diào)節(jié)陰陽平 衡的功能衰退。感受濕熱疫毒之氣,或多食辛熱肥 甘之品,或嗜酒太過,釀成濕熱,下注膀胱;或下陰不潔,穢濁之邪侵入膀胱,釀成濕熱,發(fā)而為淋。久淋不愈,濕熱耗傷正氣,或年老久病體弱,以及勞累過度,房事不節(jié),均可導致脾腎虧虛,脾虛則中氣下陷,腎虛則下元不固,故而小便淋瀝不已。

  2 辨證論治

  岳沛芬治療中老年女性泌感經(jīng)驗[6] 中將病證分型用藥如下:肝郁腎虛型,基本方:柴胡20g,黨參5g,黃芩5g,半夏15g,生地10g,山茱萸10g,山藥10g,澤瀉10g,牡丹皮10g,茯苓10g,?蓄20g;腎陰虛型,豬苓湯加減:豬苓12g,茯苓12g,澤瀉18g,阿膠9g(烊化兌服),滑石12g.加減化裁:尿濁或帶下綠膿者,加萆?30g;合并盆腔炎者,需加清熱解毒活血藥,如敗醬草、雞血藤等;大便干燥加麻仁、郁李仁;治療過程中尿常規(guī)檢查正常,仍有尿道不適,排尿不暢,加女貞子、旱蓮草。

  舒惠荃治療中老年女性尿感經(jīng)驗 [7] 中將病證分型用藥如下:脾腎氣虛。參苓白術散加味,藥物組成:黨參、白術、黃芪、山藥、茯苓、枸杞子、菟絲子、杜仲、薏苡仁、山茱萸、車前草、石葦、赤芍、炙甘草;肝腎陰虛。知柏地黃湯加味,藥物組成:知母、黃柏、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澤瀉、女真子、旱墨蓮、車前草、益母草;氣陰兩虛。參苓白術散合二至丸加味,藥物組成:山藥、西洋參、黃芪、豬苓、薏苡仁、麥冬、女貞子、旱墨蓮、白茅根、車前草、石韋、益母草、白芍、甘草。

  郭尊輝、郭洪源在婦女尿路感染的中醫(yī)治療[5] 中將病證分型用藥如下:濕熱毒血型。藥物組成:金銀花、生地、生地榆、白茅根、石韋、?蓄、瞿麥、牡丹皮、黃芪、大黃、小薊、山梔子、竹葉;濕熱毒濁型。藥物組成:蒼術、黃柏、石韋、薏米、赤茯苓、土茯苓、半夏、厚樸、澤蘭;氣機阻滯型。藥物組成: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石韋、沉香、夏枯草、合歡花、山梔子、琥珀、荔枝核、生甘草、五靈脂;正虛邪戀型。藥物組成:山藥、茯苓、澤瀉、太子參、澤蘭、土茯苓、石韋、菟絲子、益母草、肉蓯蓉。

  3 專病專方

  老年患者由于腎氣漸虛,正虛于內(nèi)。孫穎[8] 用八珍湯為基本方加減治療,伴血尿者加小薊15g,紫珠草10g,牡丹皮10g;尿頻、遺尿者加山藥30g,益智仁15g,山茱萸25g.故用八珍湯治療考慮在急性感染時急則治標,以祛邪為主的治療原則,同時考慮老年正虛的特點,顧護正氣。

  腎為先天之本,藏精,主水液。因久病、年老體虛,易致腎精不足。且正虛易感外邪,外邪入里化熱,蓄于下焦,熱傷陰,其腎更虛。何爽用清熱通淋佐以補腎法治療中老年婦女復發(fā)性尿路感染65例[9] .方藥組成:金銀花20g,連翹20g,白花蛇舌草12g,大青葉12g,生地15g,車前子12g,澤瀉12g,黃柏12g,山藥20g,菟絲子20g,杜仲20g,女貞子20g,甘草6g.血尿甚者加白茅根、牡丹皮;發(fā)熱者加柴胡、薄荷;陰虛熱甚者加知母、牡丹皮;小便澀痛明顯者加?蓄、赤小豆;腰痛者加續(xù)斷、山茱萸。治療結(jié)果:1個療程后,臨床痊愈48例,顯效13例,有效4例,無效0例。

  4 內(nèi)外結(jié)合

  劉春景,自擬培元通淋湯治療老年女性復發(fā)性尿路感染42例[10] .治療用自擬培元通淋湯,水煎2次,取藥液400ml,分2次口服,第3煎取藥液1500ml熏洗外陰。每日1劑,內(nèi)外結(jié)合,1月為1療程,連用3個療程。總有效率為95.24%.年老者五臟皆虛,氣血不足,腎氣漸衰,正虛于內(nèi),感受濕 熱之邪易于留戀,日久化瘀。腎虛為該病之本,濕 熱瘀滯為病之標。故在治療上以補腎培元為主,清熱利濕為輔,兼活血化瘀利尿。

  5 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

  廖錦芳 [11] 采用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的方法治療該病,治療組服用自擬中藥方每日1劑,分上、下午水煎內(nèi)服,并根據(jù)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,無藥敏試驗者不用抗生素。對照組根據(jù)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,無藥敏試驗者,選用氟哌酸0.12g,每日3次,2組均治療14d為1個療程,共治療2個療程。治療結(jié)果:治療組近期治愈20例,顯效11例,有效5例,無效4例,總有效率達90%;對照組近期治愈15例,顯效13例,有效3例,無效9例,總有效率達77.5%.兩組療效比較,以治療組為優(yōu)(P<0.05)。應用中藥與抗生素聯(lián)合治療能提高療效,優(yōu)勢互補,尤其停用抗生素后維持用藥也對抗菌、抑菌、預防復發(fā)有很好的作用。

  6 討論

  從近年來對本病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治療看,中醫(yī)治療效果好,復發(fā)幾率小。但治療藥物選擇范圍廣,不能針對單一證型給出特定方劑組成,或相近方劑的對比研究較少,希望在將來的醫(yī)療領域中能進一步研究,簡化方劑,縮短療程,使更多的患者受益。

  參考來源:《老年女性復發(fā)性尿路感染中醫(yī)藥研究近況》李巖,韓萬峰,《吉林中醫(yī)藥》, 2007, 27(3):65-66

【溫馨提示】本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

●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● 如需咨詢藥物,請點擊【服務指南】,了解相關信息。

本欄目熱點文章

藥品信息服務證: (粵)一非經(jīng)營性一2018—0148
@2013~2025 廣州市康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服務熱線:400-101-6868
請輸入搜索關鍵詞